九月份在地作物田管要点及秋种准备

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947

一、节气与农事

九月份的两个节气是“白露”和“秋分”,白露在97日,秋分在922日。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白露节气雁门开,大雁脚下带凉来”、“白露秋风夜,雁南飞一行”,这些农谚充分说明,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昼夜温差渐渐拉大,各地昼夜温差可达8—16,所以9月是一年中温差较大的时段。

九月份是夏秋作物陆续成熟的季节,要确保颗粒归仓,农谚说:“中秋前后是白露,棉花开始大批收”、“白露白茫茫、稻谷满田黄”、“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又是晚熟水稻(再生稻二茬、单双季晚稻、迟熟晚中稻)等晚秋作物生长后期的关键阶段,要继续抓好田间管理。同时,本月下旬以后,油菜开始播种,小麦也开始进入秋种的准备工作之中。

因此,九月份在农事上既要对成熟作物适时收获,又要对在地晚秋作物抓好田管,同时也要做好油菜育苗和小麦播前准备工作。

二、水稻田间管理技术

1.    病虫害防治

今年,由于梅雨期降雨较多,雨量充沛,且受台风影响,两迁害虫在我省发生早、发生量大、发生程度重。同时,三代二化螟和稻飞虱也要加强防治。因此晚熟水稻要继续搞好“三虫四病”,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代二化螟和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细菌性病害的防控工作。

(1)水稻后期病害的防治

①纹枯病

纹枯病是水稻上的常发性病害,为水稻重要三大病害之一。从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一般在分蘖盛期开始发生,拔节期病情发展加快,孕穗期前后是发病高峰,乳熟期病情下降。发病初期在水稻基部叶鞘发病,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就和开水烫过一样,农民称之为“花脚杆”。该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

防治纹枯病可选用金阿特米(18%噻呋嘧苷素+伴侣)、18.7%扬穗(丙环嘧菌酯)、30%爱苗(苯甲丙环唑)、32.5%阿米妙收(苯甲嘧菌酯)、12.5%欧博(氟环唑)、23%尊保(醚菌氟环唑)等药剂。

②稻曲病

稻曲病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稻曲病仅发生在水稻穗部,为害单个谷粒,少则1-2粒,多至十余粒。受害谷粒在内外颖处先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逐渐膨大包裹内外颍两侧,呈孢子球,开始很小,逐渐膨大。孢子球的颜色逐渐变为黄绿色至墨绿色,最后龟裂,散出墨绿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该病害的发生与品种、施肥及气候条件等关系密切,一般从幼穗形成至孕穗期,降雨量多、湿度大,开花期间遇低温连阴雨,或有凝露时,则有利于该病害流行。

防治稻曲病的最佳时期是在叶枕平(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平)时施药,可选用金阿特米(18%噻呋嘧苷素+伴侣)、18.7%扬穗(丙环嘧菌酯)、32.5%阿米妙收(苯甲嘧菌酯)、12.5%欧博(氟环唑)、23%尊保(醚菌氟环唑)、19%法砣(啶氧氟环唑)等药剂。

③稻瘟病

稻瘟病列入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属于水稻重大生物灾害。该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发生,因为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叶枕瘟、枝梗瘟、穗颈瘟、谷粒瘟。在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达40-50%,局部田块甚至颗粒无收。

防治稻瘟病可选用9%稻清(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75%稻艳(三环唑)、40%丰派(稻瘟灵)、32.5%阿米妙收(苯甲嘧菌酯)、23%尊保(醚菌氟环唑),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

④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主要包括细菌性条斑病、茎腐叶枯病、白叶枯病等。台风、暴雨等会对水稻造成伤口,从而导致细菌侵入,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该类型病害在田间零星发病时需要成片施药预防控制传播,并以包围圈的形式作为施药方向,避免人为农事操作造成该病蔓延。

防治细菌性病害可选用30%乾运(噻唑锌)、36%卡瑞达(戊唑·咪鲜胺)或者铜高尚(27.12%碱式硫酸铜)等,对水喷雾封锁。

(2)水稻后期虫害的防治

①二化螟

二化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昆虫,又称蛀心虫、枯心虫等,被列入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是水稻上为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二化螟在我省一年发生三代,9月份主要是三代二化螟,三代二化螟在沿江和江淮混栽稻区迟熟单季稻和双季晚稻上偏重至大发生,要重点防治。

可选用25%爱多乐(乙基多杀菌素)、34%斯品诺(乙多甲氧虫)、6%宝剑或亮泰(阿维氯苯酰)、85%康之单(氯虫杀虫单)、20%康宽(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如抗性较强的区域,可选用对路药剂复配使用。

②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昆虫,又称卷叶虫、白叶虫等,被列入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为两迁害虫之一。受台风影响,今年稻纵卷叶螟在我省偏重发生,整体虫源迁入量大、蛾峰长,田间虫量和灯下虫量均为近年同期偏高,当前9月份在迟熟单季稻和双季晚稻上主要发生的是六(4)代稻纵卷叶螟,要加强防治。

选用的药剂同上述二化螟药剂,注意稻显纹纵卷叶螟(黄金卷叶螟)发生占比多或世代重叠严重的田块,可选用甲维茚虫威等药剂进行防治。

③稻飞虱

稻飞虱属于同翅目飞虱科昆虫,被列入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为两迁害虫之一。稻飞虱成虫、若虫不仅刺吸为害水稻,造成“冒穿”,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9月份主要是六(4)代稻飞虱,要注意防治。

可选用10%佰靓珑(三氟苯嘧啶)、20%沙勇(三氟苯嘧啶)、22%特福力(氟啶虫胺腈)、80%宝邦(烯啶吡蚜酮)等药剂进行防治,施药时,田间保持浅水层,保证施药效果。

2.    科学肥水管理,预防寒露风

(1)科学管水。这个时期水稻需要浅水勤灌,干湿交替,养根护叶。在降温前要灌水保温,气温回升后要逐渐排水降温;

(2)预防寒露风。可叶面喷施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二氢卟吩铁3~4/亩或生物刺激剂辉隆宝50毫升/亩或益施帮50毫升/亩,提高植株抗逆能力,有效预防寒露风。

三、油菜育苗技术要点

1.    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品种

因地制宜选择国审或省审品种,综合考虑该品种的特性,如生育期长短、产量、抗寒能力、抗菌核病等。

(1)沿淮淮北选择抗寒性强的半冬性或偏冬性品种;

(2)江淮之间选择中熟、抗寒耐旱、抗病抗倒耐渍的半冬性品种,如秦优10号、沣油737等;

(3)沿江及江南地区选择早中熟、抗病抗倒耐渍的半冬性品种,如绵油、沣油等。

2.    适期适量播种,培育壮苗

适期早播,培育壮苗是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沿淮地区育苗移栽油菜适播期在9月上旬,江淮丘陵地区育苗移栽油菜适播期在9月中旬,沿江地区育苗移栽油菜适播期在9月下旬。

同时,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可选用种衣剂加上二氢卟吩铁混合拌种,能有效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促生根,壮苗防病,预防高脚苗等。

3.    防治病虫害

油菜苗期的病虫害主要有病毒病、霜霉病、蚜虫、菜青虫、小菜蛾、黄曲条跳甲等,可选用5%英威(双丙环虫酯)、22%特福力(氟啶虫胺腈)、60%优拳(吡蚜呋虫胺)、6%宝剑或亮泰(阿维氯苯酰)、10%格力高(溴虫氟苯双酰胺)、31%增威赢倍(噁酮氟噻唑)、15%傲勇(氟吡菌胺精甲霜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四、小麦播前准备

1.    品种选择

(1)要选择国审或省审,且含本地区种植的品种

要选择经过审定的品种且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品种,综合考虑该品种的生育期长短、品质、产量、抗寒能力、抗赤霉病等因素。

(2)要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及茬口选择品种

①淮河以北早茬选用半冬性或半冬偏冬性品种,如郑麦379、济麦22、烟农999、烟农1212、西农511等;

②沿淮旱茬麦选择半冬性品种,如淮麦33等;稻茬麦选择弱春性品种,如郑麦9023等;

③淮河以南稻茬麦区可选择红皮春性品种,同时要具备“五抗”(抗湿、抗倒、抗早衰、抗赤霉病、抗穗发芽)特性,如镇麦12、镇麦15、宁麦13、扬麦33、扬麦25等;

④高肥水田块要选择增产潜力大的、耐肥水、抗倒的品种;缺水地区选用耐旱节水稳产品种;旱薄地选用耐旱耐瘠品种。

2.    整地准备

(1)精细整地、开好三沟

土壤要深耕或深翻,以达到疏松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目的;深翻后要耙透耙平,并镇压2~3遍,达到上无坷垃、下无卧垡、上松下实、蓄水保墒的目的。

同时要开好三沟(墒沟、腰沟和围沟),做到沟沟想通、沟深沟窄,使排灌通畅、雨停田干。

(2)科学配方施肥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小麦生育期长,不仅需要有机质,还需要大量、中量、微量元素和一些稀有元素。我们要根据目标产量定施肥量,采取施足底肥、重施拔节肥、结合病虫害喷施叶面肥的施肥方法,科学配方施肥。

3.    种子处理

在播种之前,对小麦种子进行处理,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促使苗齐、苗壮、苗匀、苗全,有效防治种传、土传病害及预防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是一项经济方便、节本增效的农业技术措施。

(1)晒种。选择晴天对种子进行晾晒,可提高出苗率、增加分蘖率,促使苗壮、根系发达,注意不可直接在水泥地或柏油路上暴晒。

(2)选种。晒种后要对种子进行筛选,剔除小粒、破粒、病粒、秕粒和夹杂物,使待播的种子大小均匀整齐,一播全苗,苗齐苗壮等。

(3)拌种。药剂拌种是一项方便操作、节本增效的农业技术措施,种衣剂拌种可以有效预防土传病虫害及苗期病虫害,如蛴螬、蝼蛄、金针虫、蚜虫、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等,为小麦后期生长、丰产丰收提前保驾护航。可选用的种衣剂如27.2%威播(氟环菌噻)、27%护身符(苯甲咯菌)、40%卫福(萎锈福美双)、30%锐胜(噻虫嗪)、2.5%适乐时(咯菌腈)等,还可加上0.02%二氢卟吩铁一起拌种,使出苗快、齐、匀、壮,提高麦苗的抗逆能力。

                                   

                                                                 辉隆股份农化服务中心

一、节气与农事

九月份的两个节气是“白露”和“秋分”,白露在97日,秋分在922日。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白露节气雁门开,大雁脚下带凉来”、“白露秋风夜,雁南飞一行”,这些农谚充分说明,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昼夜温差渐渐拉大,各地昼夜温差可达8—16,所以9月是一年中温差较大的时段。

九月份是夏秋作物陆续成熟的季节,要确保颗粒归仓,农谚说:“中秋前后是白露,棉花开始大批收”、“白露白茫茫、稻谷满田黄”、“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又是晚熟水稻(再生稻二茬、单双季晚稻、迟熟晚中稻)等晚秋作物生长后期的关键阶段,要继续抓好田间管理。同时,本月下旬以后,油菜开始播种,小麦也开始进入秋种的准备工作之中。

因此,九月份在农事上既要对成熟作物适时收获,又要对在地晚秋作物抓好田管,同时也要做好油菜育苗和小麦播前准备工作。

二、水稻田间管理技术

1.    病虫害防治

今年,由于梅雨期降雨较多,雨量充沛,且受台风影响,两迁害虫在我省发生早、发生量大、发生程度重。同时,三代二化螟和稻飞虱也要加强防治。因此晚熟水稻要继续搞好“三虫四病”,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代二化螟和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细菌性病害的防控工作。

(1)水稻后期病害的防治

①纹枯病

纹枯病是水稻上的常发性病害,为水稻重要三大病害之一。从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一般在分蘖盛期开始发生,拔节期病情发展加快,孕穗期前后是发病高峰,乳熟期病情下降。发病初期在水稻基部叶鞘发病,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就和开水烫过一样,农民称之为“花脚杆”。该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

防治纹枯病可选用金阿特米(18%噻呋嘧苷素+伴侣)、18.7%扬穗(丙环嘧菌酯)、30%爱苗(苯甲丙环唑)、32.5%阿米妙收(苯甲嘧菌酯)、12.5%欧博(氟环唑)、23%尊保(醚菌氟环唑)等药剂。

②稻曲病

稻曲病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稻曲病仅发生在水稻穗部,为害单个谷粒,少则1-2粒,多至十余粒。受害谷粒在内外颖处先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逐渐膨大包裹内外颍两侧,呈孢子球,开始很小,逐渐膨大。孢子球的颜色逐渐变为黄绿色至墨绿色,最后龟裂,散出墨绿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该病害的发生与品种、施肥及气候条件等关系密切,一般从幼穗形成至孕穗期,降雨量多、湿度大,开花期间遇低温连阴雨,或有凝露时,则有利于该病害流行。

防治稻曲病的最佳时期是在叶枕平(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平)时施药,可选用金阿特米(18%噻呋嘧苷素+伴侣)、18.7%扬穗(丙环嘧菌酯)、32.5%阿米妙收(苯甲嘧菌酯)、12.5%欧博(氟环唑)、23%尊保(醚菌氟环唑)、19%法砣(啶氧氟环唑)等药剂。

③稻瘟病

稻瘟病列入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属于水稻重大生物灾害。该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发生,因为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叶枕瘟、枝梗瘟、穗颈瘟、谷粒瘟。在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达40-50%,局部田块甚至颗粒无收。

防治稻瘟病可选用9%稻清(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75%稻艳(三环唑)、40%丰派(稻瘟灵)、32.5%阿米妙收(苯甲嘧菌酯)、23%尊保(醚菌氟环唑),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

④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主要包括细菌性条斑病、茎腐叶枯病、白叶枯病等。台风、暴雨等会对水稻造成伤口,从而导致细菌侵入,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该类型病害在田间零星发病时需要成片施药预防控制传播,并以包围圈的形式作为施药方向,避免人为农事操作造成该病蔓延。

防治细菌性病害可选用30%乾运(噻唑锌)、36%卡瑞达(戊唑·咪鲜胺)或者铜高尚(27.12%碱式硫酸铜)等,对水喷雾封锁。

(2)水稻后期虫害的防治

①二化螟

二化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昆虫,又称蛀心虫、枯心虫等,被列入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是水稻上为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二化螟在我省一年发生三代,9月份主要是三代二化螟,三代二化螟在沿江和江淮混栽稻区迟熟单季稻和双季晚稻上偏重至大发生,要重点防治。

可选用25%爱多乐(乙基多杀菌素)、34%斯品诺(乙多甲氧虫)、6%宝剑或亮泰(阿维氯苯酰)、85%康之单(氯虫杀虫单)、20%康宽(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如抗性较强的区域,可选用对路药剂复配使用。

②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昆虫,又称卷叶虫、白叶虫等,被列入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为两迁害虫之一。受台风影响,今年稻纵卷叶螟在我省偏重发生,整体虫源迁入量大、蛾峰长,田间虫量和灯下虫量均为近年同期偏高,当前9月份在迟熟单季稻和双季晚稻上主要发生的是六(4)代稻纵卷叶螟,要加强防治。

选用的药剂同上述二化螟药剂,注意稻显纹纵卷叶螟(黄金卷叶螟)发生占比多或世代重叠严重的田块,可选用甲维茚虫威等药剂进行防治。

③稻飞虱

稻飞虱属于同翅目飞虱科昆虫,被列入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为两迁害虫之一。稻飞虱成虫、若虫不仅刺吸为害水稻,造成“冒穿”,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9月份主要是六(4)代稻飞虱,要注意防治。

可选用10%佰靓珑(三氟苯嘧啶)、20%沙勇(三氟苯嘧啶)、22%特福力(氟啶虫胺腈)、80%宝邦(烯啶吡蚜酮)等药剂进行防治,施药时,田间保持浅水层,保证施药效果。

2.    科学肥水管理,预防寒露风

(1)科学管水。这个时期水稻需要浅水勤灌,干湿交替,养根护叶。在降温前要灌水保温,气温回升后要逐渐排水降温;

(2)预防寒露风。可叶面喷施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二氢卟吩铁3~4/亩或生物刺激剂辉隆宝50毫升/亩或益施帮50毫升/亩,提高植株抗逆能力,有效预防寒露风。

三、油菜育苗技术要点

1.    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品种

因地制宜选择国审或省审品种,综合考虑该品种的特性,如生育期长短、产量、抗寒能力、抗菌核病等。

(1)沿淮淮北选择抗寒性强的半冬性或偏冬性品种;

(2)江淮之间选择中熟、抗寒耐旱、抗病抗倒耐渍的半冬性品种,如秦优10号、沣油737等;

(3)沿江及江南地区选择早中熟、抗病抗倒耐渍的半冬性品种,如绵油、沣油等。

2.    适期适量播种,培育壮苗

适期早播,培育壮苗是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沿淮地区育苗移栽油菜适播期在9月上旬,江淮丘陵地区育苗移栽油菜适播期在9月中旬,沿江地区育苗移栽油菜适播期在9月下旬。

同时,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可选用种衣剂加上二氢卟吩铁混合拌种,能有效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促生根,壮苗防病,预防高脚苗等。

3.    防治病虫害

油菜苗期的病虫害主要有病毒病、霜霉病、蚜虫、菜青虫、小菜蛾、黄曲条跳甲等,可选用5%英威(双丙环虫酯)、22%特福力(氟啶虫胺腈)、60%优拳(吡蚜呋虫胺)、6%宝剑或亮泰(阿维氯苯酰)、10%格力高(溴虫氟苯双酰胺)、31%增威赢倍(噁酮氟噻唑)、15%傲勇(氟吡菌胺精甲霜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四、小麦播前准备

1.    品种选择

(1)要选择国审或省审,且含本地区种植的品种

要选择经过审定的品种且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品种,综合考虑该品种的生育期长短、品质、产量、抗寒能力、抗赤霉病等因素。

(2)要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及茬口选择品种

①淮河以北早茬选用半冬性或半冬偏冬性品种,如郑麦379、济麦22、烟农999、烟农1212、西农511等;

②沿淮旱茬麦选择半冬性品种,如淮麦33等;稻茬麦选择弱春性品种,如郑麦9023等;

③淮河以南稻茬麦区可选择红皮春性品种,同时要具备“五抗”(抗湿、抗倒、抗早衰、抗赤霉病、抗穗发芽)特性,如镇麦12、镇麦15、宁麦13、扬麦33、扬麦25等;

④高肥水田块要选择增产潜力大的、耐肥水、抗倒的品种;缺水地区选用耐旱节水稳产品种;旱薄地选用耐旱耐瘠品种。

2.    整地准备

(1)精细整地、开好三沟

土壤要深耕或深翻,以达到疏松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目的;深翻后要耙透耙平,并镇压2~3遍,达到上无坷垃、下无卧垡、上松下实、蓄水保墒的目的。

同时要开好三沟(墒沟、腰沟和围沟),做到沟沟想通、沟深沟窄,使排灌通畅、雨停田干。

(2)科学配方施肥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小麦生育期长,不仅需要有机质,还需要大量、中量、微量元素和一些稀有元素。我们要根据目标产量定施肥量,采取施足底肥、重施拔节肥、结合病虫害喷施叶面肥的施肥方法,科学配方施肥。

3.    种子处理

在播种之前,对小麦种子进行处理,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促使苗齐、苗壮、苗匀、苗全,有效防治种传、土传病害及预防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是一项经济方便、节本增效的农业技术措施。

(1)晒种。选择晴天对种子进行晾晒,可提高出苗率、增加分蘖率,促使苗壮、根系发达,注意不可直接在水泥地或柏油路上暴晒。

(2)选种。晒种后要对种子进行筛选,剔除小粒、破粒、病粒、秕粒和夹杂物,使待播的种子大小均匀整齐,一播全苗,苗齐苗壮等。

(3)拌种。药剂拌种是一项方便操作、节本增效的农业技术措施,种衣剂拌种可以有效预防土传病虫害及苗期病虫害,如蛴螬、蝼蛄、金针虫、蚜虫、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等,为小麦后期生长、丰产丰收提前保驾护航。可选用的种衣剂如27.2%威播(氟环菌噻)、27%护身符(苯甲咯菌)、40%卫福(萎锈福美双)、30%锐胜(噻虫嗪)、2.5%适乐时(咯菌腈)等,还可加上0.02%二氢卟吩铁一起拌种,使出苗快、齐、匀、壮,提高麦苗的抗逆能力。

                                   

                                                                 辉隆股份农化服务中心